我國將用3年時間,對陸域所有水體開展水資源基礎調查,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生態文明建設及自然資源管理提供基礎信息支持。
記者從自然資源部獲悉,此次調查以國土“三調”和年度國土變更調查成果為統一底版,以我國陸域國土空間范圍內的所有水體(液態水和固態水、淡水和咸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為調查對象,從自然資源角度開展調查,主要任務包括水域空間調查、水儲存量調查、水資源量調查、水資源質量調查、年度變化調查、水資源專題調查評價等。
記者注意到,水域空間調查包括全國江河、湖泊、水庫等水域豐水期、枯水期一年兩次水面范圍、面積等情況,夏季冰川及常年積雪的范圍、面積等情況;水儲存量調查包括地表液態水儲存量、地表固態水儲存量和地下水儲存量,還將開展水下地形測量;年度變化調查包括湖泊、水庫和重點江河水體儲存年度變化量,地下水儲存年度變化量,冰川及常年積雪年度面積變化和消融量,河湖庫塘水面面積年度變化等;圍繞水資源與其它自然資源的相互關系,重點區域還將開展水資源專題調查評價。
自然資源部印發《關于開展水資源基礎調查工作的通知》強調,水資源是實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的關鍵因素。各地、各單位要將此次調查作為履行自然資源“兩統一”職責的重要舉措抓緊抓好。2024年是水資源基礎調查的關鍵一年,要加強組織領導,制定實施方案,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要發揮國土調查、測繪、地質調查等隊伍的力量,與水利、生態環境、氣象等部門溝通對接,確保質量進度,強化安全生產責任,確保涉密數據資料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