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出臺方案,打造人工智能世界級產業集群
12 月 28 日消息,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于人工智能“模塑申城”的實施方案》。該方案旨在深入貫徹國家關于加快發展“人工智能+”的戰略部署,落實《上海市促進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條例》,加快建設人工智能“上海高地”,打造人工智能世界級產業集群,加速人工智能賦能新質生產力。
《方案》提出了具體的目標:到 2025 年底,建成世界級人工智能產業生態,力爭全市智能算力規模突破 100EFLOPS,形成 50 個左右具有顯著成效的行業開放語料庫示范應用成果,建設 3-5 個大模型創新加速孵化器,建成一批上下游協同的賦能中心和垂直模型訓練場。
其中,在基礎底座方面,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一、打造超大規模自主智算集群。建設自主可控智算支撐底座,支撐全市人工智能創新應用的算力需求。加快通用圖形處理器、專用集成電路、可編程門陣列等自主智算芯片攻關,強化分布式計算框架、并行訓練框架等自主軟件研發。建設自主智算軟硬件適配中心,推進自主智算芯片測試和集群驗證。培育智算云服務商,探索訓推一體的服務模式。優化市級智能算力公共服務平臺,提升算力資源統籌調度能力。提升綠電供給能力,降低全市各類智算中心用電成本。
二、構建多層次語料供給體系。建立一批通用和專用語料庫,打造多層次語料體系,支撐基礎大模型研發和垂直應用。聚焦前沿大模型訓練需求,推動打造基礎大模型訓練語料庫。聚焦金融、制造、教育、醫療、文旅、城市治理等行業需求,打造一批行業開放語料庫與測試數據集。建設語料公共服務平臺,構建語料處理、生產、運營等工具鏈平臺。培育一批開箱即用的語料服務產品。探索建立新型語料開放共享收益分配機制。
三、建設虛實融合超大型實訓場。依托頭部企業和科研機構,打造虛實融合的超大型實訓場,建設支撐實訓場的高性能計算集群、高精度三維建模和高質量訓練數據集,創建與物理實體對應的高精度仿真環境和仿真訓練系統,搭建超大規模城市級的模擬應用場景,率先賦能具身智能、自動駕駛等大模型實訓。
四、加快行業基座大模型體系創新。加速通用和專用大模型融合創新,打造一批行業基座大模型。支持行業企業做強基礎大模型(L0)和開源生態,推動強化學習、指令微調、思維鏈等技術創新應用。加快培育一批融合行業數據集的行業基座大模型(L1),鼓勵知識蒸餾、剪枝、量化、參數共享等技術研發。圍繞場景應用大模型(L2)和智能體研發應用,培育一批行業應用開發商和集成商,鼓勵企業搭建模型即服務平臺,促進大模型落地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