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轉型正在重塑我國各個行業和領域的發展格局。在這一轉型過程中,數據庫、中間件等基礎設施的智能化發揮了核心作用。數據庫雖然不屬于新鮮事物,但隨著步入數字時代,數據成為企業最寶貴的資源之一,數據庫作為數據存儲和管理的核心支撐,也在近兩年迎來了新的風口和機遇,成為國內的一個關注焦點。
如何最大的發揮數據價值?如何利用數據為業務決策提供信息和支持?這是當下企業面臨的重要挑戰。根據甲骨文《全球決策困境研究報告》,96%的中國企業領導者認為合適的決策智能是組織成功的決定性因素。但在數據量爆炸、數據復雜性增加、數據可信度難以保證的情況下,決策者很可能會迷失在數據的海洋里,陷入決策困境。
要想獲得有價值的洞察,企業需要一個什么樣的數據庫來管理和分析數據?
對企業而言,數據庫越簡單越好
數據庫是用來解決數據問題的。甲骨文公司副總裁及中國區技術平臺總經理吳承楊表示,從企業用戶的角度,數據庫不是越復雜、越高深越好,而是使用越簡單、越方便越好。將數據使用簡單化,這正是甲骨文的愿景。
甲骨文:我們的愿景是將數據使用簡單化
作為一家老牌數據庫廠商,甲骨文在數據領域的積累已經超過45年。為了幫助用戶簡化IT,使他們更方便地應用數據庫,甲骨文進行了多項創新。
2019年甲骨文提出融合數據庫的概念,將多種數據庫、數據類型和工作負載聚合到一個融合的容器數據庫中,統一進行管理,簡化開發和集成。用戶無需再使用很多單一用途的專有數據庫。如同智能手機將電話、短信、語音、相機、音樂等功能合為一體,融合數據庫可以支持關系型數據、空間數據、圖數據、區塊鏈數據、文本、XML、JSON、傳感器數據等各種數據類型。
基于融合的理念,甲骨文還推出了Oracle數據庫23c Beta,并在今年4月Oracle CloudWorld Tour 2023的活動上,發布了Oracle Database 23c開發者版本。開發人員可以免費訪問Oracle Database 23c的全新應用開發功能。甲骨文公司中國區技術咨詢部高級總監李珈介紹,“開發者版本麻雀雖小五臟俱全,JSON Relational Duality、JavaScript Stored Procedures、Oracle Kafka API等能力都有打包進來,后續也將很快公布正式版本。”
甲骨文:我們的愿景是將數據使用簡單化
在Oracle Database 23c的新功能里,JSON Relational Duality引起了很大關注。IDC數據管理軟件研究副總裁Carl Olofson表示,“JSON Relational Duality讓開發人員可以根據不同的使用場景選擇合適的訪問格式,而無需擔心數據結構、數據映射、數據一致性或性能優化方面的問題。現在,他們可以基于關系數據和JSON數據運行圖形分析。”
對于大量復雜的數據處理,全部依靠數據庫工程師顯然是不現實、也不高效的。甲骨文推出自治數據庫,這是一種“無人駕駛”式的云數據庫,內置機器學習算法,能夠自動執行數據庫調優、保護、備份和更新等傳統上由DBA執行的常規管理任務,而無需人工干預。國內一些客戶已經應用自治數據庫,進行了電商分析和自動駕駛分析等工作。
為了讓數據庫技術更好地服務于企業,甲骨文還推出了Oracle專有云本地化解決方案和Exadata專有云數據庫一體機,將公有云的資源管理特性和自治數據庫的功能帶到用戶的本地環境中,實現IT的極致簡化。這樣,用戶可以減少最多80%的手動數據庫操作,提高開發人員的工作效率。
用AI和ML,做好數據庫管理
被問到如何看待大熱的ChatGPT,吳承楊指出,ChatGPT的本質是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這個技術需要四方面的能力支撐:算力、數據、模型和生態。這四項能力甲骨文都具備,且有著獨特的優勢。只是甲骨文在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的應用方向不在于文本生成,而是數據庫管理,目標是幫助企業級客戶用機器學習的方式解決他們的實際問題。
具體而言,在算力層面,機器學習依賴于集群的算力,而集群的性能取決于網絡設計。甲骨文的一大競爭優勢就在于其網絡架構基于RDMA(遠程直接內存訪問)技術,極大降低了網絡延時和開銷,從而可以快速創建用戶所需的集群,來滿足不同場景的算力需求。
在數據層面,簡單化是甲骨文的核心理念,通過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的方式,讓數據庫自動進行數據清洗、轉換、整合等工作,幫助用戶輕松地獲取、管理和分析數據,無需復雜的操作和專業知識。同時,甲骨文可以對實時性數據進行快速分析,滿足企業對數據的實時性需求。
在模型層面,甲骨文提供的是數據模型,并通過Oracle行業解決方案,將數據模型應用到具體的行業和場景中,涵蓋了醫療、零售、金融、通信、消費品等各個領域,并且在行業化軟件中會配有Intelligence Suite(商業智能套件)來做智能分析。
在生態層面,吳承楊表示,我們給用戶提供的是一套完整的解決方案,甲骨文是唯一一家提供完整企業級IaaS、PaaS和SaaS產品與服務的云廠商。甲骨文在云生態中的不同環節都有相應的技術幫助客戶實現智能化。不僅有Oracle Fusion Cloud ERP、Oracle NetSuite、Oracle Fusion Cloud HCM、Oracle Fusion Cloud SCM等企業級軟件,還有很多專業化應用。
“我們還有很多的合作伙伴,很多行業合作伙伴基于Oracle的數據庫做開發,我們與合作伙伴一起給用戶提供了一個完整的生態。”吳承楊說。
持續創新,助力中國企業出海
自成立以來,甲骨文一直持續創新。在成功向云轉型后,數據庫業務和云業務成為了甲骨文兩大增長引擎,不僅在全球范圍發展的很好,在中國公有云的發展速度更是遠超全球平均水平。
談到在中國的發展,吳承楊表示,甲骨文從1989年進入中國,至今已有34年的時間,此間不斷把先進的科技帶給中國的各行各業。同時隨著中國企業不斷開拓海外市場,甲骨文也在發揮自身優勢,助力中國企業出海。
他說,20年前中國企業出海是背著電腦出去的,今天出海領域已經與過去完全不同,很多企業出海時都在尋找一個安全、高性價比的云服務。Oracle Cloud能充分保障數據的安全合規,同時低成本、快速部署,幫助中國企業提升海外市場競爭力。
此外,甲骨文還有比較好的布點優勢,OCI(Oracle云基礎設施遠程軟件服務)在全球擁有超過41個云區域,出海企業可以在最近的地方找到甲骨文的數據中心。“我們有信心服務好中國本地的客戶,同時幫助海外客戶進入到中國市場。HSBC(匯豐銀行)入駐中國時,我們在完全滿足中國政府合規要求下為他們提供了一套解決方案。”
數據庫作為一個相對冷門的領域,如今在中國引起了熱潮,有近300家公司涌入這個賽道。與其他廠商相比,甲骨文數據庫的優勢,一個是開放簡單化,另一個是經過了全球客戶40年的驗證。吳承楊透露,我們每年研發投入約占營收的15%,超過60億美元,同時做了大量團隊投入,在中國的數據庫團隊僅負責支持的工程師就有幾百人。
“甲骨文歡迎數據庫行業有更多廠商加入,也愿意與大家相互學習進步。我們相信,未來的數據庫市場將迎來一個多元化和共存的時代,用戶會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合適的數據庫解決方案。”